关注我们
首页 > 股市行情 » 正文

[股市几点开盘]江小白反击东方甄选背后:年轻人不买账,投资方心慌了

   条点评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顶部

  曾被指“狗都不喝”尚且調侃回應的江小白,這回無心自嘲,而是火力全開,在東方甄選主播天權道歉後斷然拒絕“議和”,爲何如此憤懣?

  應激反應也折射出了江小白的潛在恐懼,失寵於年輕人,市場急劇萎縮;惶恐於投資方,融資進程受堵,資本套利退出難度驟升。若再不反擊,相當於坐以待斃。

  1、自稱“狗都不喝江小白”,年輕人不買賬了?

  8月9日,江小白連發兩次聲明,指控東方甄選主播“天權”在一場帶貨直播中發表的“江小白不是白酒”和“拉踩”江小白品牌的失實言論,並表示不接受東方甄選非正式形式和態度不誠懇的道歉,將繼續維護自身正當權益。

  江小白與東方甄選這場糾紛,既暴露出直播經濟野蠻生長帶來的信任危機、流量霸凌等亂象,但是也側面反映出江小白口碑下墜的尷尬處境。事實上事件對錯已經一目瞭然,而在東方甄選主播更正道歉後,除了酒業圈內人士紛紛發聲力挺之外,從社交平臺輿論來看,“受害方”江小白並沒有獲得廣泛同情,反而由此又意外引燃了另一場品質、品牌危機。

  究其根源,這與多年來難以解決的沉痾痛點密切相關,其間裹挾着口感紛爭、營銷反噬、價格虛高等由來已久的問題,早已透支了不少消費者的好感,負面形象根深蒂固,甚至可以將東方甄選主播的言論視爲部分消費者的“嘴替”,只是天權作爲公衆人物在不加覈查的情況下混淆是非,也不足取。

  首先,江小白品類小衆,口感問題屢遭非議。一直以來,關於“江小白難喝”“容易上頭”“性價比低”的討論此起彼伏,甚至江小白勾兌工業酒精、不是純糧食酒等質疑一度甚囂塵上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東方甄選主播天權未經覈實便誤稱“江小白不是白酒”,與其近年來口感飽受詬病、消費者體驗不佳的固有印象不無關係。可見,江小白本次“躺槍”早有跡象,並非飛來橫禍。

  在與東方甄選針鋒相對的事件中,江小白自稱屬於典型的川派小曲清香型,這一品類的白酒特點是保留了很多黃酒釀造工藝,生產週期短,出酒率高,口味非常小衆。原料多采用高粱而非大米,相比大麴酒,小麴酒的口感層次會更爲簡單。

  由此來看,不少消費者將江小白“難喝”歸咎爲酒精勾兌可能是一種誤解,“難喝”的根本原因可能在於小曲清香型受衆面較窄。由於大麴發酵的白酒品牌是市場主流,大多數消費者基本都習慣了大麴口味,所以感覺江小白味道怪異、甚至難以入口並不奇怪。

  品類並無優劣貴賤之分,但是卻有接受程度高低的區別,目前清香型市佔率遠低於醬香、濃香,而小曲清香又遠不如大麴清香,就此而言,江小白可以和東方甄選辯出孰對孰錯,但是卻在“難不難喝”上無能爲力,週期短、成本低的小曲清香幾乎和低檔劃等號也是不容辯解的事實。

  極爲戲劇性的是,一直以來,質疑江小白 “難喝”的聲浪就層出不窮,一浪更比一浪高,這種陷入衆矢之的的現象在白酒圈內也屬少見,江小白似乎也心知肚明,企圖自嘲解困。2021年底,江小白官微曾連發100條“自嘲”式聲明並登上熱搜。其中一條就有:“有網友說,狗都不喝江小白,我們同意,狗不會喝酒”。

  其次,江小白失勢失寵、負面纏身,也是營銷反噬的結果。2012年創立後,江小白憑藉俘獲人心的文案火爆全網,彼時 “年輕人不喝白酒”的論調盛行,而江小白卻出奇制勝的通過情懷文案戳中年輕人痛點,爲情懷買單的年輕人一時之間令江小白吸金無數。

  與此同時,江小白不惜重金猛砸廣告,大肆植入電視劇、綜藝節目,巨大的曝光量促使銷售額突飛猛進。然而隨着營銷造勢減弱,銷量見頂回落,成就江小白的“推手”開始“反水”。過度重視運營、情感營銷,忽略產品質量,情懷文案終於遭到年輕人排斥,品牌大衆化與口味小衆化、營銷爲主、產品爲輔的矛盾一發不可收拾,社交平臺消費者意見 “撕裂”。

  諸如“江小白就是一家廣告公司,除了賣情懷,什麼都不會”的質疑充斥眼球,江小白迅速陷入輿論危機和業績乏力的雙重困境。連總舵主陶石泉也對此深度反思,在他看來,忽略了真實產品質量的宣傳,給外界造成嚴重的誤解和謠言,是江小白犯下的一箇致命錯誤。

  最後,價格虛高也是江小白營銷神話跌落神壇的主因之一。此前,“江小白不僅貴,而且不好喝”的網友吐槽不絕於耳,尤其是本次硬剛東方甄選,一箇令消費者過去模糊不清或者未加思索的問題愈發清晰,即小曲清香型的江小白生產週期短、成本低,而定價卻偏高。因此,儘管江小白本次風波中爭贏了對錯,卻也輸掉了口碑,加深消費者“性價比差”的認知。

  相較於同類產品,江小白的定價基本要比競品貴上50%左右。過去爆火時,不少年輕消費者出於情懷驅動或嚐鮮心理會去下單體驗,時間一久,失去新鮮感加持和審美疲勞,高於競品的價格就成了勸退消費者的門檻。

  2、梅見也救不了萎靡業績,投資方心慌了?

  近年來,隨着年輕羣體成爲白酒消費主力,低度酒迎來了消費投資熱潮,主打低度的梅見成爲了江小白的救命稻草。

  2019年橫空出世的青梅酒品牌梅見在2020年、2022年戰績不俗,無論是天貓618,還是雙十一等大規模購物節促銷活動,梅見幾乎穩坐果酒榜單第一寶座。

  但好景不長,在2023年梅見跌出“618”大促果酒榜單前三,“雙十一”期間又因“主播因宣傳費減少直播哭了”上了熱搜,最終對其促銷戰績三緘其口。被視爲救命稻草的梅見如何避免重蹈江小白覆轍,成爲一箇十分迫切的問題。

  江小白在產品矩陣部署方面,除了梅見頹勢漸顯之外,2021年9月推出的百元新品“金蓋”同樣不容樂觀。據媒體報道,爲了給“金蓋”造勢,江小白曾邀請了50位品酒師和專業人士盲測,測評結果是在同類價格區間的主流白酒中,金蓋口感位列第一。然而,消費者並不買賬,無論是天貓還是京東江小白旗艦店,金蓋的月銷量均不突出。

  在多重失利的挫傷之下,江小白2020年增長態勢戛然而止,隨後步入下探衰退區間。2014年江小白銷售額突破1億元后,2017年至2019年業績狂飆突進,分別取得10億、20億、30億元的營業收入。2020卻遭到市場重擊,市佔率從巔峯時期的20%縮水至0.5%,營收下滑至20億,一向高調的江小白此後對業績問題閉口不談。

  營收數據不再對外公佈一定程度上可以掩飾衰落的慘狀,維持正面形象,但是負面消息卻接二連三的爆出,內鬥、虧損裁員、A股上市受阻等負面輿情不斷成爲議論焦點,口感不佳的負面評價更是如影隨形,東方甄選直播事件中網友抨擊江小白難喝,對確鑿無疑的白酒定論仍然持疑,可見其負面印象根深蒂固,一時難有轉變。

  回顧發跡史,僅用5年時間,江小白實現從銷售額破億到營收30億,增長勢頭迅猛和資本助力息息相關。2020年之前,IDG、天圖、高瓴、紅杉等全球頂尖資本蜂擁而至,但伴隨銷量暴跌、虧損裁員、IPO擱淺,相關資本持觀望態度,並沒有繼續跟進。

  2014年以來,江小白已完成了5輪融資“長跑”,共計12個投資方,不過這些投資方沒有一家持續跟投,一定程度上也表露出對江小白經營不善、長期發展不利的擔憂。

  天眼查信息顯示,2014年1月,IDG資本、高瓴資本參與了江小白A輪數千元融資;2015年5月,天圖投資加持了江小白2771萬元的A 輪融資;隨後在2017年、2019年的兩輪融資未披露具體規模,分別由黑蟻資本、紅杉資本參與;而2020年9月的融資,雖然仍未披露融資規模,但資本陣容不俗,由華興新經濟基金領投,包括招銀國際、坤言資本在內的5家投資方跟投。此後,江小白便“乏人問津”。

  早期資本紛紛加持顯然是出於上市後套利退出的動機,而2020年以後,江小白銷售額斷崖式下滑,IPO擱淺後融資進程也戛然而止,尤其是白酒上市禁令更是令投資方五味雜陳。當下江小白業績日益慘淡,大單品日益乏力,一旦上市無望,騎虎難下的投資方必然如坐鍼氈。
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底部
名臣健康携手93002646资金流向凤凰网913,打造元宇宙产业服务核心竞争力,推动产业发展壮大
主力资金进出线是哪个指标5元以下低价股值得买吗

已有条评论,欢迎点评!